澳门日报:温总理致歉值得叁类人学习
2009年10月14日 09:3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4日电《澳门日报》14日刊出社论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发出亲笔更正信,为他的讲话稿改错并向读者致歉。这展现出一代领袖的风范,这一风范尤其值得叁类人学习。
章摘编如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二日向新华社总编室发出亲笔书写的更正信。信中,温总理为他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讲话稿将“变质岩”写成“火山岩”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歉。
岩石有叁大类,即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相信许多人未必清楚,但事后温总理发现讲话稿出错,毅然发出更正信。堂堂大国总理第一时间为文章的一个小错误更正,向读者致歉,这在过往甚为少见,此举感动了中国亿万读者。
温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没有因今次出错而受损,恰恰相反,他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坦荡真诚的人格,为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受到民众的广泛赞誉。有内地网民表示,“这种谦逊严谨的态度又增加了我对温总理的好感。向温总理致敬!”
今次事件展现出一代领袖的风范,这一风范尤其值得叁类人学习。
第一类是治学急功近利之人。时下,内地一些人治学不求甚解,部分人为了一时功利,抄袭剽窃成风,这一风气在内地高等学府、科研院所甚为严重。一些大学教授、校长,甚至“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纷纷卷入抄袭剽窃丑闻,不仅玷污了高校、科研院所的清誉,而且让他们培养的未来栋梁耳濡目染浸淫其中,后果不言而喻。温总理在上月四日曾对广大教师提出要求: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今次事件正是温总理把这种要求严加诸自己身上,为中国学术界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第二类是作风浮夸、好大喜功的官员。近年来,官场好大喜功、欺上瞒下的风气甚嚣尘上。一些官员在工作中犯了错误,他们没有警醒,而是一错再错,甚至掩饰错误,粉饰太平。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温总理勇于认错、实事求是作风是其对人民高度负责态度的体现,值得广大官员学习。
第叁类是诸如陈水扁之类死不认错之人。曾是台湾领导人陈水扁面对如山铁证时,仍对其贪腐行为不知悔改,不仅不认错道歉,不将海外资产主动汇回台湾赎罪,而是转而攻击合议庭法官所作的是“违宪”、“违法”审判,指控法官办绿不办蓝、办扁不办马的选择性审判,试图混淆视听,为自已脱罪。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当台湾领导人,是台湾不幸与悲哀,试问在此种领导人的领导下,台湾能不走弯路,台湾经济能不停滞吗?
其实,温总理勇于认错的作风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回顾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历史,党内强大的纠正机制,对曾经一度错误的政策做出拨乱反正,使中国现代化事业走向正轨。正因为党内有强大的纠正机制,有敢于认错、胸怀坦荡的领导人,才确保现代化事业不断沿正确之路前进,中华民族才得以走上复兴之路。
吴龙贵:总理致歉信让我们反思“政治洁癖”
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信,全文如下:新华社总编室: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今日本报A3版)
众所周知,温总理以“亲民”着称,其谦卑的姿态,其儒雅的形象,时时散发出一种特有的人格魅力。譬如在地震中劳碌奔波的身影,与中学生一起上学的标准坐姿,甚至一张自己撑伞的照片,都会引发公众持续的热议,这实际是民众在找机会向温总理表达敬仰之情。
就事论事,就这封致歉信的本意而言,公众未免有些阐释过度。总理地质学专业出身,对于岩石学分类的常识性问题犯错,我们不应该从一国之总理,而应该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来解读,这实在是一种很自然很本能的补救措施。有道是“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都重”,在知识面前,没有身份之分,只有真假之别。总理发出这封致歉信,并不是为了获取民众的掌声,而只是为了纠正一个错误。错了就是错了,总理的致歉,广大读者也受得起,刻意拔高到政治的高度,倒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不妨对总理的致歉信做一番发散性的思考:公众为何对这封普通的致歉信做如此不普通的反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致歉我们看的太少太少。不说高级官员了,就是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受到一点形象上的质疑,都动不动跨省追捕,擅用司法公器,许多基层官员“老虎屁股摸不得”更是一种常态,不要说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就是出现重大的决策错误,也多是执意而为,上瞒下欺,甚至是屏蔽舆论,堵塞民议。在这样的巨大反差下,人们怎能不为总理的致歉信而动容?因为很多时候,“知错就改”的常识已经异化成“知错就盖”。
不会道歉,还会演化为一种“政治洁癖”,这更多地体现在行政作风和为官之道上。记得王岐山副总理在任北京市市长的时候就说过,“要允许官员说错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去年也曾表达过相似的观点,要让领导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须允许他讲错话。可是看看现实,官员们或者是出于太注重自身形象的考虑,或者是已经习惯了程式化的话语方式,还是空话套话多,实话和有个性的话少。
人不是机器,谁能不犯错?总理用一封致歉信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获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掌声。可见,总理纠正的不只是一个地质学知识。不知道,读懂这封信的人究竟有多少?
曹旭刚:我们为何总是因温总理而感动不已
这几日,有关温家宝总理的两件“琐事”成了舆论关注之热点。一为总理致信新华社就此前刊发的 《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中的一处地质知识更正并致歉;一为总理亲自撑伞,送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昨日《华商报》)
总理这两则“琐事”见报之后,公众可谓反应强烈,分别将种种褒扬之词加诸总理。有人说,这两件琐事,让他看到了大国总理、平民总理应有的风范;有人说,总理的这般行为,让他感动并钦佩不已……
随意留意一下坊间或网络就会发现,这般言论可谓遍地皆是。顺着时间之轴向前追溯,亦会发现,此次并非总理第一次获得如此多的褒扬之词——— 甚至曾有人提议,推荐温家宝总理为 “感动中国”的候选人。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们总会因总理而感动不已,但是,在感动之余,我们则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因总理而生发出的种种感动,大都缘起于一些细小之事,十年穿一件棉衣、写信更正错误、亲手撑伞送客,这些事情,于常人身上,可谓再正常不过之事,亦是一个普通人应有之品格,何以到了总理那里,就能屡次“感动中国”?
说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及一个问题——— 现在的官员,到底在公众面前呈现了一副什么样的面孔?相信很多人都能勾勒出一副官员面孔,其中有为民请命的面孔、有敢于担当的面孔、有克己奉公的面孔,亦有贪赃枉法、高高在上、好大喜功的面孔。但是无论官员在公众心底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有一点却无可辩驳,即:尽管这几年来个性官员愈来愈多,但更多存在的,依然还是说话中规中矩、少在公众面前敞开心扉的官员。
当官员以不出错、不逾规为至上法则的时候,就必然导致一个后果——— 官员不会或者不善于在公众面前表现自我、舒展情怀。而这种不会与不善于,又进而导致官员在公众面前刻板、缺乏情怀印记的加深。对于公众来说,他们大多都无从了解官员的生活,亦不了解官员到底在做什么、如何在做,所形成的印象,基本上都源自于具有浓郁宣传稿意味的新闻报道中。而温总理则不同,在他的身上,公众可以看见他的潸然泪下,可以看见他为苍生而怒的面孔,可以看见他穿了十年的旧棉衣——— 对大多数公众来说,总理在现实中是距离他们很遥远的,但这些呈现在公众面前的一个个细节,却让公众似乎看到总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从总理的身上,公众找不到惯常印象中的刻板官员的印记,找不到将不出错奉为天条的烙印——— 通过这一个细节,公众能清晰地感觉到,总理和我们惯常接触的很多官员,着实不一样。
说不一样,是因为,在公众的心目中,温家宝总理是一个清晰的形象,而大多数距离我们很近的官员,却让我们怎么也看不清他到底有着一副什么样的面孔。能够看清楚的,公众自然会去亲近他,自然会因他的一些深具人文情怀及朴素道德的行为而感动不已;而那些看不清楚面孔的,公众自是不知他在以何样的心思对待公众,了解尚且谈不上,更遑论亲近与感动了!
公众之所以不断地因温家宝总理而感动、钦佩不已,说到底,一方面是因为总理身上所显现的巨大的道德力量与人文情怀,让每一个个体无法不感动;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更多的官员,无法为我们呈现出一副清晰而又亲近的面孔。公众无法从身边的官员身上获得感动与认同,便只能将所有的对官员的美好期许,寄托于总理身上。
期待天下所有的为官者,都能让身边的公众,看清楚你的面孔、了解你的内心,并因你在位而受益、感动不已。
洪巧俊:温总理88字的信为何令人震撼
这是一封很短的信,全文88个字,但却让我们感到了震撼。这88字的更正信,却是共和国总理向读者的致歉信。
10月12日晚上,新华网刊登了温家宝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信。
新华社不但刊登了这封信的内容,还把温总理的手迹刊登了出来。温总理那么繁忙,为何不叫秘书向新华社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或者叫秘书交待新华社更正一下不就行了,为何要亲自写信?我想,只有面对错误诚恳承认错误的人,只有虚心接受群众批评的人,只有工作一丝不苟的人,才会如此认真,亲笔写信向广大读者致歉。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我也拜读过,说实话,我并没有发现文中的错误,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中的错误,就是有专业人士看出了错误,面对共和国总理也不一定会指出来。再说,这个岩石学的分类对于不是很严谨的学者来说,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表述上的略有不同,但温总理却对自己文中的错误却“不依不挠”。
说温总理这88个字的短信令人感到震撼,是因为当今的官员很缺乏这种知错就改,敢于与自己较真的态度。伟人说过共产党最讲“认真”二字,恰恰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却往往不讲“认真”二字,给群众承诺了的话不履行,更不要说错了去致歉,做错了的去纠正。我在家乡的县委机关工作了10多年,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官员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向广大群众致歉的。一位县委领导在全县300多名科级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把别墅念成了“别野”,人家也没有致歉过。还有一位领导在血防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念到毛主席《送瘟神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时,由于秘书不小心在“万”字上掉了一小点墨,结果这位领导读成了“春风扬柳六千条”,当旁边的领导小声告诉他是万千条,没想到这位领导会大声说:“再加四千条”。闹了这样大的笑话,领导并没有承认自己学习得不够,不仅没有歉意,而是把怨气洒在秘书头上,大骂秘书马虎不认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赫鲁晓夫先生有次突然心血来潮,对一位画家的作品发表评论,可偏偏碰上位杠头,愣是不买帐,惹得赫鲁晓夫先生大怒,说:“我当基层团委书记时不懂画,我当地区党委书记时不懂画,现在我是党的书记了,难道还不懂画吗?”赫鲁晓夫以为知识与官位成正比,能力与级别相关联,因此骂得理直气壮、气冲斗牛。但这一骂,也就将他自己骂出了名,不仅在自己国家丢了人,在国际上也现了眼,糗事让人笑话了几十年。(2009年7月《杂文选刊》下旬版)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像赫鲁晓夫先生这样认为知识与官位成正比的人多得很,且还是全能的,哪有不懂画的?我说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君不见一个市委书记开的会是五花八门,经济、科技、民生、教育……不是作重要讲话,就是作重要指示,他的话没有不重要的,也没有不在行的,没有一句是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领导的权威。
温总理的致歉信让人震撼,当然是因为这样的事非常少见,总理因几个词语错误向广大读者致歉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能不震撼吗?假如温总理的这封信能震撼那些靠权力和职务撑门面,装腔作势,耍嘴皮子,非要把自己当做权威、专家,习惯性地发言、做指示,习惯于掌声,而没有批评之声的官员们,从此来个改头换面,踏踏实实地为官,认认真真地为群众办事,那么,中国的官风就会大大改变。就会如一名网友所说的:“师门肺腑赤字心,自明疏漏即更正。致歉读者款款意,朗朗风清华夏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