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I果冻制作厂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9I果冻制作厂 >> 校园服务 >> 资料下载 >> 正文
省教育厅对于加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的指导意见

时间:2021-01-14 来源: 作者:

苏教职〔2019〕6号

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职业体验教育是指通过组织与职业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发现、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认知、职业倾向,指导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行为。职业体验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方式。开展职业体验教育,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精神,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基础教育开放,提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实施水平,促进普职融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现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原则

(一)以生为本。职业体验教育以中小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重在体验。通过创设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真实职业情境和体验岗位,以课程与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形成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寻找适切的职业方向。

(叁)安全规范。坚持安全第一,将安全教育纳入各职业体验课程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与能力。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依据学生学段特征、性别差异和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职业体验项目,安排合理的职业体验时间和强度,做到组织程序规范,过程管理规范,结果分析规范。

(四)开放共享。职业体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活动组织实施、体验中心建设均要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形成职业院校、中小学、行业公司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职业体验教育的格局。鼓励行业龙头公司以最新技术和设备参与体验中心共建,广泛聘请行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参与职业体验教育。

二、主要任务

(一)职业体验课程建设。职业院校立足学校专业特色,精心设计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职业体验项目课程,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与职业的内在融合。课程内容要适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突出信息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每个模块4-8课时,每一个模块都应有核心素养的具体教学实施目标。课程菜单、课程介绍与课程要求清晰明了,并与中小学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特殊需要学生个别化教育等课程有机结合,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进行系统化建设。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提升自己。

(二)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到2022年,重点依托职业院校设计、建造一批师资充足、课程完备、体系健全、运营良好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制定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职业体验中心建设。职业体验中心应具备职业倾向测试、职业场景体验、职业规划指导、职业拓展培训的功能,将科普、生活、学习、娱乐融为一体,将职业文化、产业文化、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不断增强职业体验教育吸引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单独新建或依托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职业体验中心建设。

(叁)职业体验活动设计。活动设计突出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如“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等。要突出主题并衔接好学期之间、学年之间、学段之间的活动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鼓励各中小学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体验周”活动。

小学阶段的职业体验侧重于职业感知。主要开展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职业了解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游戏体验等形式,发现并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感受学习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自我认识,初步培育职业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初中阶段的职业体验侧重于职业认知。主要开展丰富多元的职业探索活动,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并体验多种职业,拓展学生对社会分工、职业角色的体验与认识,形成平等开放的职业观,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内涵认知、职业情境认知、职业价值认知,促进学生拓展职业自我认识,学会自我调控和分工合作,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明确职业意向。

高中阶段的职业体验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涯教育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专业、职业、个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不同职业的专业素养要求,深化学生的职业自我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生涯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职业体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职业体验教育实施。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专门或合并设立包括职业体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与技术课程申报门类,对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指导教师同等对待,保持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鼓励省内各综合类、师范类高等院校开设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相关专业,加强职业体验教师职前培养。将职业体验师资队伍管理纳入当地教育师资管理体系,配备能满足职业体验教学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师资队伍,聘请具有相关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健全职业体验师资定期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教师职业体验教育的专业能力。

叁、保障机制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职业体验教育的领导,将推进职业体验教育作为教育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整体架构,通盘谋划,组织制订区域职业体验教育规划,合理分工辖区学校职业体验教育重点任务,形成相互配合、错位发展、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加强市县属地统筹,科学核算职业体验师资编制,安排专项支持经费,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确保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的师资、经费、课程、场地、设施等落实到位。各级教科研部门要加强职业体验课程实施的示范引领,激发教师研发课程、参与指导、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二)列入课程计划。将职业体验课程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相关课程体系。各中小学要按必修课要求,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课时,即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新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其中安排到职业体验中心开展综合实践的次数,小学阶段不少于10次(一般为叁年级以上学生),初中、高中阶段分别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各中小学要认真组织学生选择职业体验课程、参观职业体验中心,保证各项职业体验活动的参与人数,并从公用经费中列支职业体验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耗材、参观职业体验中心的交通等费用。各职业院校要把职业体验课程建设作为扩大职业教育影响力的有力渠道,精心设计安排,严格挑选师资,并承担教师授课、讲解、引导等费用,保证职业体验课程有序实施。

(叁)强化标准引领。坚持标准前瞻与引领,推进职业体验教育深入开展。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制定《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参考目录》(附件1)及《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标准》(附件2)。各设区市应相应制订本地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建设标准,指导本地职业院校、中小学实施职业体验教育,并定期组织开展市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认定工作。在市级评审认定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将适时开展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认定工作,并对通过认定的项目学校在现代化实训基地、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领航学校、高品质示范高中等省级创建项目中予以优先支持。

(四)加强督导评价。省教育厅组建职业体验教育专家指导组,对各地职业体验教育进行针对性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开展情况列入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对职业体验教育做得好的地区和学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并予以宣传推广和表彰奖励。各中小学要建立包括职业体验教育在内的学生综合实践评价制度,将职业体验具体情况和相关佐证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附件:

省教育厅

2019年3月25日


 


| | | | | | | | 招生就业

版权所有:9I果冻制作厂  联系电话:0516-82559008  邮编:221116